(寶雞新聞網 評論員)隨著網絡互動平臺的普及和評論環境的松融,網民們發表個人觀感變得越來越容易。無論是對良序的支持認同,還是對惡俗的鄙夷反對,都可以用語言,甚至圖片、表情發諸網端,既擁有了直抒胸臆的快意,又獲得了道同擊掌的共鳴。
疫情之下,無數關心鼓勵的評論,給了人們繼續前行的勇氣和忘我奮戰的動力,這樣的精神按摩提振了所有正在與病毒鏖戰的士氣。但也有一些存在負面偏好的聲音鈍刀子般磨裂著戰士們的斗志,傷了民眾的心。
從幾年前女大學生善意救人反遭惡評、自殺護士被質疑和“人肉搜索”后再次自殺等新聞,再到最近,戰疫最關鍵的時候,對流調中14歲孿生姐弟的惡意揣測和負面推演,不僅給當事人及家庭帶去了欺辱和傷害,還給社會輿論的健康肌體注射了比新冠更可怕的病毒。
今年全國兩會,有40位代表聯名建議為反對網絡暴力專項立法,更有委員建議“將嚴重的網絡暴力納入公訴案件”。我國《刑法》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: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,情節嚴重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。在依法及時處置了多起炮制、散布謠言的違法事件后,近日,寶雞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、寶雞市公安局聯合發布《關于依法嚴厲打擊涉疫情網絡謠言的通告》,進一步規范和構筑清朗網絡空間。網絡不是法外之地,發表惡言、在評論區刷屏帶節奏的始作俑者也必將受到深刻的處罰和教育。
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惡語傷人六月寒?!背朔傻拙€的不可僭越外,作為一個心滿良善的公民,作為文明城市的優質符號,我們的一言一行均彰示著一個城市文明、包容、寬厚、尚進的形象和氣質。請從道德的制高點上下來,請收起指手畫腳的片面評點,用最廣的胸襟去欣賞他們的每一處美好,用最大的善意去理解別人的每一次努力,讓我們的語言充滿花香,讓我們的文字傳遞力量。
寶雞新聞網最新原創作品:
編輯:李雪彤
【原創】